體積小、高效率、高性能……諸多優點讓實驗室行星球磨機大放異彩,不僅讓實驗室研磨變得更加簡單方便,也可以將實驗樣品研磨到微米級、納米級,同時高能球磨也使得類似機械合金化等一些新的實驗方法得以實現。
以往實驗室樣品研磨都是使用研磨缽,然后出現了一些粉碎機、磨樣機,隨著球磨機的小型化、智能化和性能的提升,新機型的出現,球磨機開始在實驗室研磨過程中大行其道。
同時,其可以干磨、濕磨、真空磨、低溫磨、氣氛保護磨,微米級、乃至納米級的研磨效果改變了傳統樣品粉碎的意義,高能球磨法、機械合金化在新材料研制中備受青睞。
實驗室行星球磨機是傳統球磨機通過改進發展而來。傳統球磨機主要是滾筒式球磨機,其原理是滾筒旋轉時,研磨球隨著一起旋轉,當到達某一高度重力大于離心力,研磨球自由落下砸向物料。由上可知,由于重力是無法增加的,所以滾筒球磨機會受到臨界轉速的影響,最佳轉速較低,導致效率低能耗高。
儀器主要采用行星式運轉,將滾筒球磨機中主要作用力的重力用離心力來代替,使得原作用力中的重力可以不斷變大。且行星式結構使得球磨罐轉速和行星盤轉速始終同比例變大或變小,行星式球磨機的有效轉速大大提高,帶來的是行星式球磨機納米級的研磨效果,效率提升的同時能耗反而減小。
實驗室行星球磨機沒有了傳統滾筒球磨機受重力限制的缺點,擁有的更高的有效轉速,高能球磨法、機械合金化都得以在行星式球磨機上實現。